技术文章更多>>
- 静电纺丝技术中聚合物的改进:七
- 点击次数:3073 更新时间:2016-01-19

某静电纺丝纤维工艺流程
聚乙烯醇膜分离处理
聚乙烯醇在常温下化学性能稳定,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纤维、薄膜、粘接剂等产品,近年来,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应用也得到较快发展,如人造器官、药物缓释剂、隐形眼镜等,采用传统的干湿纺技术得到的纤维直径一般为5~500??m,要得到更细的纳米级纤维可以采用简单便捷的静电纺丝技术。
聚乙烯醇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的原因,在一般普通的未经过处理的聚乙烯醇原材料中,含有高价金属离子,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,使大分子链之间不易形成足够的链缠结,从而不易形成纤维;当纺丝溶液浓度较高时,高价金属离子会进一步增加溶液的粘度,使纺丝原液趋于呈现冻胶状态,利用静电纺丝机在纺丝过程中溶液中喷射时发生滴落,不能形成泰勒锥,从而不能得到纤维。
改进:采用一定的方法,将聚乙烯醇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,再用分离膜对该溶液进行膜分离处理,除去溶液中的高价金属离子。这样就避免了高价金属离子对纺丝过程的不利影响,使得普通品质的聚乙烯醇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纺性,提高了纺丝产品的质量,无需使用价高质优的聚乙烯醇,降低了产品成本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四川致研科技有限公司】
